在燃煤火力发电厂、煤化工及大型工矿企业的输煤系统中,皮带输送机随着生产日夜不歇,承载着煤炭能源的输送重任。准确掌握煤炭的质量属性(如水分、灰分、发热量、硫分等),对于燃烧效率优化、成本控制、环保达标乃至公平贸易结算都至关重要。而保证这些的前提是准确、高效地完成煤炭取样,而输煤皮带取样机则是安装应用于皮带输送机上的自动化取样装置,其系统设计融合机械结构、电气控制与数据处理技术,形成一套完整的煤炭取样方案。
理解输煤皮带取样机如何工作,需深入剖析其主要构成部分及其精妙功能:
1.采样头(切割器):
(1)功能: 这是取样机的“手”,负责执行最关键的初始动作——从移动的皮带煤流中截取完整横截面的煤样。它是采样代表性的决定性部件。
(2)关键特性:
l 全断面切割: 设计形状(通常为开口宽度大于煤流宽度的扇形或矩形铲斗)确保能在一次通过中切割到皮带整个宽度和厚度的煤流。
l 匀速切割: 采样头必须以恒定线速度(通常接近皮带速度或更高)垂直切入煤流,并平行于煤流方向运动一段距离,以保证切割煤样无偏倚,不改变物料粒度分布。
l 坚固耐磨: 材料需耐磨、抗冲击,以承受煤炭的磨损和冲击力。
2.采样臂与驱动单元:
(1)功能: 就像取样机的“手臂”和“肌肉”。
l 采样臂: 承载采样头,将其精确定位到皮带上方,并引导其完成切割煤流的往复运动轨迹(通常为垂直于皮带运行方向的直线运动或特定弧线轨迹)。
l 驱动单元: 提供动力(通常为电机配合减速机、液压或气动装置),精确控制采样臂的启动、加速、匀速切割、减速、停止和返回原位的整个运动循环,确保每次切割动作符合标准要求的规范流程。
3.初级给料机与溜槽:
(1)初级给料机 (如有): 有些设计在采样头下方会配置小型给料机(如微型皮带、槽式或振动式),用于接收采样头截取的初级子样,并将其均匀、连续地输送至下一环节,避免物料堆积或堵塞。
(2)溜槽: 引导初级子样从采样头或初级给料机流向后续的缩分系统或集样容器。设计需保证物料顺畅流动,无死角、无堵塞,并尽量减少粉尘产生和物料破损。
4.样品缩分器:
(1)功能: 这是取样机的“核心处理器”,承担着“化整为零、保留代表”的重任。
(2)原理: 将采集到的初级煤样(通常是较大的量),按照设定的缩分比,通过机械方式(如旋转切割、往复切割等)进行多次、科学地分割。
(3)关键目的:
l 减少样品量: 将原始大样缩减到适合实验室分析或存储的最终样品量(通常几公斤)。
l 保持代表性: 在缩分过程中,必须保证最终保留的小样品与原始初级子样(乃至整个批煤)在物理特性和化学组成上尽可能一致,无系统性偏差。这是取样机技术含量的核心体现。
(5)类型: 常见的有旋转式缩分机、往复式切割缩分机、旋转锥形缩分机(Riffler)等。
5.最终样品收集器:
(1)功能: 这是取样流程的“终点站”。
(2)作用: 接收并妥善存放经过缩分后的代表性最终样品。通常是一个或多个密封性良好的样品罐或样品桶。
(3)关键要求: 能防止样品污染、水分损失、外界粉尘进入,并便于密封、标识和转运至实验室。
6.余料处理系统:
(1)功能: 处理缩分后剩余的大量煤样(弃料)。
(2)方式: 通常通过溜槽或小型输送设备(如螺旋输送机、微型皮带机)将弃料安全、顺畅地返回到主输煤皮带或指定的收集点(如弃料斗)。确保不影响主流程运行且保持现场整洁。
7.机架与外壳:
(1)机架: 为所有运动部件、驱动单元和子系统提供稳固的支撑基础和安装平台,确保设备整体刚性和运行稳定性。
(2)外壳/防护罩: 保护内部精密部件免受恶劣环境(煤尘、水汽、风雨)侵蚀;隔离运动部件,防止人员接触造成伤害;有效控制采样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外逸,改善工作环境,符合安全环保要求。
8.控制系统:
(1)功能: 指挥协调取样机所有动作的“神经中枢”。
(2)组成: 通常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人机界面(HMI)、传感器(位置、速度、料位、堵料等)、电气柜及配套软件。
(3)核心控制:
l 采样周期控制: 设定采样时间,精确触发每一次采样动作。
l 运动控制: 精准控制采样臂的速度、行程位置和动作时序。
l 缩分比控制: 设定并确保缩分器按预定比例准确工作。
l 联锁与安全: 与皮带运行信号联锁(通常仅在皮带运行且带煤时启动采样);监控设备状态(如电机过载、堵料、限位异常);提供急停功能。
l 数据记录: 记录采样时间、次数、可能的故障报警等信息。
l 远程监控(可选): 支持远程启停、状态查看和参数配置。
输煤皮带取样机绝非简单部件的堆砌。从采样头精准无误的全断面切割,到驱动单元赋予的稳定动力轨迹;从缩分器一丝不苟的科学分割,到控制系统的智能调度与安全保障;再到外壳对粉尘的有效约束——每一个构成部分都肩负着特定且关键的任务。它们的精密协作,共同确保了采集到的煤样能最大程度地代表流过皮带的整批煤炭的真实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