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化煤炭生产体系中,对煤炭产量的精准、实时监控是实现高效生产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煤炭产量远程监控系统应运而生,构建起连接井上井下的透明化信息桥梁。该系统并非单一设备的简单集合,而是一个融合感知、传输、处理、展示与控制功能的综合信息化平台。
一、系统核心组成
煤炭产量远程监控系统通常由以下几个逻辑层级构成,共同支撑其稳定运行:
1.现场感知层:
l 计量核心单元: 主要依赖高精度的矿用电子皮带秤(具备防爆认证),实时、不间断地采集煤炭在输送带上的瞬时流量与累计输送量数据。
l 工况监测单元: 包括输送带运行状态传感器(启停、速度、跑偏)、重要设备运行状态传感器(如电机电流、温度)、视频监控摄像头等,全面感知与产量密切相关的生产现场环境与设备状态。
l 信号转换与预处理单元: 现场数据采集器(如矿用隔爆兼本安型分站或专用仪表)负责接收来自计量和工况传感器的原始信号(模拟量、数字量、脉冲信号等),进行初步滤波、转换(如模数转换)和本地存储。
2.数据传输层:
利用工业以太环网、光纤、矿用本安/隔爆型交换机、CAN总线、RS485总线等工业级通信技术,将井下各监测点的数据安全、可靠地汇集到井下核心通信节点或地面传输接口。
3.数据处理与存储层:
l 中心服务器/云平台: 接收来自井下的大量实时数据流。
l 数据库系统: 存储历史产量数据、工况记录、设备状态信息、报警日志等,为数据分析和报表提供支撑。
l 数据处理引擎: 核心软件模块负责数据的清洗(剔除异常值)、整合(关联不同传感器数据)、计算(瞬时流量、班产、日产、累计产量等关键指标)、分析(趋势、对比)和存储管理。
4.应用展示与管控层:
l 监控中心软件平台: 这是系统功能的集中体现。基于WEB/HMI人机界面,以图表、曲线、列表、动画等多种形式,直观展示全矿或各生产单元的实时产量、设备运行状态、报警信息等。
l 远程访问终端: 管理人员可通过授权的PC、移动终端(APP/Web端)随时随地访问系统平台,掌握生产状况。
二、核心系统功能
基于上述组成,煤炭产量远程监控系统实现以下核心功能:
1.实时产量精确监测与统计:
l 连续、精确地监测各条运煤皮带、各采掘工作面的瞬时煤炭流量(吨/小时)。
l 自动按班次、日、月、年等不同时间段统计各计量点的累积煤炭产量。
l 提供全矿总产量及各生产环节产量的汇总统计。
2.生产过程透明化与可视化:
l 在统一的数字化平台上,实时显示输送带状态、运行速度、煤流画面(结合视频)。
l 形成基于时间轴的产量、工况运行曲线图,使生产过程一目了然。
3.异常工况智能诊断与预警报警:
l 实时监测皮带秤运行状态(如零点漂移、仪表故障信号),及时发现计量失准风险。
l 对皮带打滑、跑偏、超速、堵料、断带等故障进行自动识别并发出声光、短信等多级报警。
l 对设备运行参数(电流、温度)超限进行预警,预防设备损坏。
4.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
l 生成标准化的班报、日报、月报、年报等产量统计报表,满足管理需求。
l 提供产量变化趋势分析、不同时段产量对比、不同区域产量对比等功能,辅助分析生产效率。
l 结合工况数据(如设备运行时间、故障时间),计算分析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OEE)。
l 为生产调度、计划制定、绩效考核提供客观、准确的数据依据。
5.远程集中监控与高效管理:
l 打破地域限制,实现井上调度中心对井下生产状况的远程、集中、全天候监控。
l 减少现场巡查频次,降低人员劳动强度和安全风险。
l 快速响应报警信息,指导现场人员处理故障,缩短停机时间。
l 促进管理标准化、信息化水平的提升。
l 防止超能力违规生产。
煤炭产量远程监控系统是现代智慧矿山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精密传感、可靠传输、智能处理与直观展示,构建了一套覆盖煤炭生产、运输关键环节的全流程透明化监控体系。该系统不仅实现了对煤炭产量的精准计量与高效统计,更通过对生产工况的实时监控、异常预警和深度分析,显著提升了煤矿的生产运行管理水平、安全保障能力和决策效率,为煤炭企业的精细化、智能化运营奠定了坚实的数据基础。